提醒:追著小孩喂飯十分危險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陳卓)本月15日,大連市內的兩家醫院分別收治了兩個因吞下異物前來搶救的患兒,其中一個通過40分鐘手術脫離危險,而另一個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
  萬幸:12月大的寶寶吞下別針,40分鐘緊急搶救脫險
  15日下午3點半,家住大連市開發區的年輕媽媽小吳抱著剛剛12個月、一直哭泣的兒子來到中心醫院就診。看著臉憋得通紅的孩子,她邊流淚邊向大夫說:“孩子把別針吃進去了,大夫能不能救救他?”
  大夫詢問後發現,當天中午11點半左右,小吳將剛買的新衣服的弔牌摘下來放在床上,轉過身幾秒鐘再回來,就發現兒子手裡拿著弔牌,而彆著弔牌的別針不見了。
  孩子一直哭,也喂不進去奶,她和家人趕緊抱著孩子往醫院跑。
  在去醫院之前,小吳在家先自己檢查了一下,發現即便讓孩子張大了嘴也看不到別針的蹤影,孩子一直哭,哭一陣還往下吞幾下口水,這讓小吳看著非常害怕。
  小吳家附近的醫院看到孩子的情況後,建議他們趕緊去大醫院,小吳和丈夫接連跑了三家醫院,大夫看到孩子的情況後都說恐怕治不了,給孩子拍X光片出現了小吳最不願看到的情況:別針的兩端展開呈U形,隨著孩子的吞咽,尖銳的兩端都扎進了食道最狹窄的地方。
  孩子狹窄的咽部和食道讓接診的醫生都犯了難,這讓小吳一家更加著急,最後他們來到了大連市中心醫院,消化內鏡一科主任張晶對孩子進行檢查後立即進行了急診手術。手術非常順利,從孩子入院到手術結束,全程用了40分鐘。
  通過一晚上的觀察,16日早上孩子已經能夠正常喝奶,並順利出院。
  不幸:一歲半幼童將魚腸吸進氣管,經搶救無效夭折
  幾乎與此同時,在大連市新華醫院的急診室里,卻上演了一幕悲劇,一名一歲半的幼童將一根魚腸吸進氣管,後經搶救無效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15日下午3點30分左右,張老太去廚房給外孫子沖奶粉,獨自在客廳里的孩子找到一根魚腸吃了下去。
  張老太說:“孩子特別喜歡吃魚腸,我看見他吃的時候也沒特別在意,可是孩子剛咬了一截魚腸就摔到地上,然後就哭起來,我趕緊過去哄他,沒想到馬上他的呼吸就急促起來。”
  據張老太分析,可能是孩子在哭的時候將魚腸吸進了氣管里。隨後,張老太趕緊用手將男童嘴裡的一部分魚腸摳了出來,但是還有一部分魚腸卡在孩子的氣管里。眼見情況危急,張老太趕緊抱著孩子打車前往新華醫院。
  當日16時左右,當張老太抱著孩子趕到醫院急診室時,這個18個月大的孩子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醫生提醒
  孩子要從小養成安靜吃飯的習慣
  王醫師表示,要防止小孩誤食、誤吸食物,家長有很多功課要做。
  首先是家長看護要十分註意,孩子太小好奇心很重,不要在孩子身邊遺留瓜果皮核、硬幣發卡等零碎的東西,不要給小孩購買可以拆卸小零件的玩具。
  另外,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很重要。“很多家長會追著小孩喂飯,或是讓孩子邊玩邊吃東西,這其實都是很危險的。”王醫師說,孩子要從小養成安靜吃飯的習慣,也千萬不要讓孩子嘴裡含著東西跑跳,不僅是年齡小的孩子,即使年齡較大的孩子,也難保不出危險。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陳卓
  ■調查
  大連每年收治400此類患兒
  其中吞鋼鏰最常見
  昨日,記者從大連市內幾家醫院瞭解到,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連市內醫院都會收治400例吞食異物的患兒。大連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專家表示:“雖然大部分患兒都能轉危為安,但是仍有一些兒童因此死亡,或造成反覆性病癥。”
  異物種類:鋼鏰最常見
  該專家介紹,類似硬幣、氣球、彈珠、小香腸、堅果、葡萄、爆米花、肉塊、胡蘿蔔、果凍、易拉罐拉環、魚骨頭、釘子、小玩具、衣服上的弔飾、鐵質的五角星甚至是圖釘等等,都是幼兒容易吞食的異物,其中鋼鏰最為多見。
  患兒年齡:1歲左右寶寶最要當心
  大連市中心醫院兒科專家王醫師表示,從收治患者的情況來看,各個年齡段小孩都會出現誤吞、或是誤吸的情況,但是其中1歲左右的寶寶最要當心。如果這時候小孩身邊有散落的小物件,家長又沒有當心,很容易被誤吞下去。
  另外,3歲以內小孩吃東西也要非常小心。王醫師表示,從生理上來說,3歲以內的寶寶咀嚼功能還未發育完全,吞咽動作仍不健全,吃顆粒狀的東西時很容易被卡到。
  其次,在小孩咀嚼能力還不完善前,不要喂那些不易嚼碎顆粒狀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粒、瓜子等。也不要給3歲內的小孩喂食果凍、口香糖等膠狀的食物,以免出現窒息。
  吞食原因:小寶寶無論抓到什麼都往嘴裡塞
  “在三歲之前,孩子的觸覺、視覺和嗅覺認知能力有限,他們主要依靠嘴來感受物體。”該專家表示,長到一歲左右的寶寶,無論抓到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
  異物危害:紐扣電池漏液會把食道燒出洞
  王醫師表示:“如果是異物誤入了氣管,異物到肺部的情況還算比較好處理的,如果誤吞的較大的異物卡在了咽喉部,這是最危險的。這時候小孩會出現窒息、缺氧的癥狀,搶救的黃金時間只有四五分鐘,一旦錯過這個時間,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後果,甚至是窒息死亡。”
  比起氣管內的異物,消化道里的異物錶面上不像那樣凶險,但仍可能有非常大的危害。比如硬幣、項鏈墜等金屬物品誤入消化道內,如果不及時取出,可與消化道黏膜磨擦,引起黏膜糜爛、出血,尖銳的物品可能刺穿消化道壁,同樣還威脅孩子的生命安全。腐蝕性的物品,比如紐扣電池,如果卡在喉嚨、食道里,泄漏出的腐蝕性酸性物質幾小時內就可把喉嚨或食道燒出個洞來,還會堵塞氣道,引發窒息。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瞭解到,今年年初大連市一家醫院就曾收治過因為吞下紐扣電池而將食管腐蝕的患兒,當時接診消化科的醫生表示:“取出過程中發現電池已被胃酸腐蝕,紐扣電池中汞等重金屬以及酸鹼物質滲出,腐蝕了食管,並形成了狹窄,最細的地方連1毫米都不到,之後經過救治,孩子才又恢復正常進食。”
  ■家長急救指南
  寶寶吞異物立刻用“哈姆立克”急救術
  大連市中心醫院兒科專家王醫師介紹,異物剛入口時,家長可以用一隻手捏住寶寶的腮部,另一隻手伸進其嘴裡,把東西掏出來。
  若發現寶寶已將東西吞下去時,可刺激其咽部,促使其嘔吐,把吞下去的東西吐出來。
  如果寶寶翻白眼,則可施行“哈姆立克”急救術,即家長站在寶寶的背後,採取弓步,一腳置於其兩腳間,一隻手呈拳頭狀放在寶寶肚臍上方,另一隻手用毛巾包住拳頭用力按,直到異物被排出。
  對於更小的寶寶,家長可立即倒提其兩腿,頭向下垂,同時輕拍其背部。這樣可以通過異物的自身重力和嗆咳時胸腔內氣體的衝力,迫使異物向外咳出。
  當大孩子出現異物卡喉:
  可以從後方環抱住孩子,將一手握拳,另一手放於其上,並置放在孩子的肚臍和胸骨的劍突間,用力向著孩子的後上方撞擠,這樣可以短時間內造成胸腔壓力增加而把異物擠出。
  當小朋友出現異物卡喉:
  可以小臂托住小孩胸腹部,並保持頭低腳高的位置,另一手在背後肩胛骨之間用力拍擊4次,無效時可雙手向腹部向上推壓數次。這樣通常會幫助孩子咳出異物,如果孩子咳得不像開始那麼厲害,可以正常呼吸了,就可以扒開他的嘴看看,如果可以看見東西在他的嘴裡或咽喉部,可以用手指夾出來。
  誤食尖銳或腐蝕性物體:
  及時送醫,讓醫生來處理。催吐要謹慎,因為催吐有時反而會使異物誤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尤其兒童更易發生。誤服體積較大的異物時,不要用喝醋、吞飯等民間方法,因為醋酸會對傷口造成刺激、腐蝕,引起炎症;吞飯則有可能讓異物刺入食管更深。
  誤食較小的圓潤物體:
  如果是進入消化道,一般可以通過糞便自行排出。家長可在誤食後1-2天給孩子多食用一些含植物纖維較多的食物,並且註意每天觀察大便。如果沒有排出,需及時就醫。
  有線索歡迎上新浪微博@華商晨報-大連 大連新聞熱線:15941178159  (原標題:一天內兩幼童吞異物一名幼童不幸死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zzlhomz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